近年来,狠抓内涵建设,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编写特色教材、承担教改研究项目等工作,取得了一大批成果。
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在制药类专业建立了“2211”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四级理论教学体系、三级实践教学体系”, “东科药业”校企合作模式等的实施,使毕业生达到“四会三能”的能力培养目标。
2、建设优质专业核心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分别从制定课程标准、制定教学实施方案、制作多媒体课件、编写电子教案、立体教材、建立试题库、改革教学方法等方面,全面建成了《中药炮制技术》、《酶制剂技术》、《药物制剂技术》、《生物制药工艺》、《药物分析与检验》、《药品营销技术》等7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其中《药物制剂技术》建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其余4门建成为院级精品课程。并结合课程建设改革教学方法,把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相结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3、精选课程内容,编写特色教材。根据制药类专业的特点以及制药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精选了主干课程的内容,编写了《生物制药综合实训教程》、《药物制剂技术》、《企业生产模拟综合实训教程》等特色教材,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使用效果良好为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4、提高教学研究、科研推广科研水平。通过承担各级各类教学改革及研究项目、科研推广项目,提高教学研究、科研推广科研水平。五年完成了《高职制药类专业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制药类专业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及运行模式研究与实践》等各级各类教改课题17项,科研推广、企业工艺改造等项目9项,通过该项目实施,建立了高职制药类专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锻炼了一批教师,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5、实验实训条件先进新建成药物工程实训中心,整合了原有的实验实训室和仪器设备,实验实训软件更加科学、规范,极大地发挥了校内外实验室、实训基地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及生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投资1700万元,建成了药物工程实训中心的 15个实验实训室,四个模拟车间,提高了实验实训室运行的效率,极大地发挥实验实训资源的作用。药物工程实训中心,仿真模拟,设备先进,功能齐备,能满足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及专业群所有实验实训项目和综合技能训练,并能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和员工培训,为陕西及至西北地区同类院校领先。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分别与东科药业、步长制药、陕西中医学院制药厂等100多家企业签订了协议,开展校企合作。建成了20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运行记录,并与杨凌东科麦迪森制药有限公司、陕西标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唐药业个份有限公司、丽彩集团等企业、海利尔制药有限公司,成立了“标正班”、“东科药业班”、“东科函授班”、“海利尔零学费班”等,联合办班、设立奖、助学金、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有效机制。实验实训软件建设。完善了实验室管理制度、实验人员职责,编写实验实训指南和指导手册,制定实验实训任务书,建立了毕业生顶岗实习日志制度,编印实习日志手册,加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6、教学团队实力雄厚通过引进、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年轻教师下企业锻炼、参加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参加各类培训会、承担课题等多种途径,形成“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引进专业带头人2名,通过培训进修、下企业锻炼、参加课题研究、参与各种生产实践活动等途径,培养了5名专业带头人和13名骨干教师,培养各类教学名师四人。开展教师进修培训及下企业锻炼,39名次教师参加了各级各类课程建设培训,5名教师分别赴德国、英国、新加坡学习,2名教师赴广州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进修;38名次教师分别在制药企业进行生产实践锻炼。教师参与各种培训、学习、锻炼的面达到90%以上,有效的提高了教师业务能力与综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的质量明显提高,建成了省级优秀教学团队。聘用了59名兼职教师来校任教,承担了临床医学基础、企业管理、制药设备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提高了教师尤其是专业带头人及骨干教师的教学水平。
7、教学质量明显提升通过教学改革及教学建设,大大提高了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涌现出大批的“三好学生”、“三好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31名同学获得国家奖学金,60多名同学获得励志奖学金,23名同学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奖等。毕业生的表现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他们普遍认为,药物与化工分院的学生适应能力强,服务技能出色,思想品德优秀,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较好,与同事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学生受到单位同事的普遍欢迎和好评。
8、招生就业成效突出办学规模稳中有升,从2006年的800多名学生升至2016年的1470名,新生报到率连年在97%以上。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全员参与,多方联系就业单位,每年举办校园招聘会50余场,接待来校招聘企业280多家,每年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多达1300余个,连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7. %以上,协议率93以上%,专业对口率达到99%以上。毕业生的薪酬待遇逐步提高,工作环境愈来愈好,就业的大型知名企业逐渐增多,全面提升了就业质量,以“出口畅”带动了“进口旺”,形成了招生就业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9、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逐步细化以学生素质教育为重点,日常管理为切入点,狠抓学生管理工作,逐步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及校风。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学生工作理念,积极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举办书画摄影展以及手抄报比赛等活动,加强大学生优良传统教育。二是深入开展学风建设活动,积极开展创评活动,形成学习上“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三是以重点工作为切入点,全面加强大学生工作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自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四是进一步发挥党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坚持以党建为核心,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带动学风和校风建设。
10、综合实力不断增强通过加强专业建设,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三大功能,努力构建科技服务平台,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彰显了较强的综合实力。
近年来,共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毕业生6000多名毕业生,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为企业培训员工200多名,促进了企业员工整体技术素质的提高;举办“东科药业班”“东科函授班”“标正班”,着眼于企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得到好评。与陕西绿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甘肃陇神戎发集团、杨凌仁和医院等单位开展技术合作,成功筛选出优质菌种――井岗霉素新菌种,改进了产品“金诺丰”的剂型,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优质商品率,提高了效益;为企业进行工艺改造,及大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医院进行中药剂型改造,效果显著,得到了企业方的充分肯定,为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开辟了新的领域。